- 钯碳氢化原理?
- 深圳钯碳回收多少钱?
- 氯化钯矿选矿设备怎样对氯化钯进行回收提纯?
- 报废钯碳、铂碳、钌碳回收的价值有多大?铂的化合物有哪些?
- 钯碳用在什么工业上?
- 雷尼镍和钯碳作用与催化加氢的区别?
- 异酯工艺流程?
钯碳氢化原理?
钯碳是一种黑色粉末状颗粒的化学物质,钯碳是一种催化剂,是把金属钯粉负载到活性碳上制成的,主要作用是对不饱和烃或CO的催化氢化。
钯碳的作用
钯碳具有加氢还原性高、选择性好、性能稳定、使用时投料比小、可反复套用、易于回收等 特点。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医药工业、电子工业、香料工业、染料工业和其他精细化工的加氢还原精制过程。
钯碳的提纯
钯合金可制成膜片(称钯膜)。钯膜的厚度通常为0.1mm左右。主要于氢气与杂质的分离。钯膜纯化氢的原理是,在300—500℃下,把待纯化的氢通入钯膜的一侧时,氢被吸附在钯膜壁上,由于钯的4d电子层缺少两个电子,它能与氢生成不稳定的化学键(钯与氢的这种反应是可逆的),在钯的作用下,氢被电离为质子其半径为1.5×1015m,而钯的晶格常数为3.88×10-10m(20℃时),故可通过钯膜,在钯的作用下质子又与电子结合并重新形成氢分子,从钯膜的另一侧逸出。
在钯膜表面,未被离解的气体是不能透过的,故可利用钯膜获得高纯氢。虽然钯对氢有独特的透过性能,但纯钯的机械性能差,高温时易氧化,再结晶温度低,易使钯管变形和脆化,故不能用纯钯作透过膜。在钯中添加适量的IB族和Ⅷ族元素,制成钯合金,可改善钯的机械性能。
深圳钯碳回收多少钱?
钯碳回收的钯碳催化剂是以炭为载体,钯含量5%左右,对其进行回收提取贵金属钯,钯的品质纯度以及回收率高低对提取技术工艺要求非常高,目前银浆钯碳回收技术是非常高,以最近一段时间的行情来算,一公斤钯碳大概2000多块
氯化钯矿选矿设备怎样对氯化钯进行回收提纯?
杂质多或难以溶解.可以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体积比为3:1]溶解.赶硝[除NO??﹣]加氨水络合或不赶硝加氯化铵沉淀钯.加水合肼还原成海绵钯.然後用王水溶解.赶硝.浓缩.结晶.乾燥。如果有水不溶性杂质,用重结晶的方法。
报废钯碳、铂碳、钌碳回收的价值有多大?铂的化合物有哪些?
报废钯碳、铂碳、钌碳回收意义重大.
1. 钯炭、铂碳、钌炭里的金属都是贵金属资源相对稀有
2.钯、铂、钌都是重金属处理不慎将会对环境造成不可弥补的污染
3.钯、铂、钌的的回收对于企业的节能意义重大,不但变废为宝而且还为环保做了贡献 铂的化合物很多,有卤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类等等
钯碳用在什么工业上?
钯碳具有加氢还原性高、选择性好、性能稳定、使用时投料比小、可反复套用、易于回收等 特点。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医药工业、电子工业、香料工业、染料工业和其他精细化工的加氢还原精制过程。
钯碳是一种黑色粉末状颗粒的化学物质,钯碳是一种催化剂,是把金属钯粉负载到活性碳上制成的,主要作用是对不饱和烃或CO的催化氢化。
雷尼镍和钯碳作用与催化加氢的区别?
雷尼镍较钯碳便宜,但选择性没有钯碳好,部分反应的收率也不及钯碳,并且有毒,但雷尼镍在对水的忍耐度上较钯碳高,部分反应中,若钯碳含水量超标,可能无法反应,但雷尼镍相对好些~
雷尼镍重 钯碳轻 连续工艺所用设备不同。钯碳和负载镍适于硝基无溶剂还原,雷尼镍不行。现在的催化加氢技术钯碳耗量很小,也挺划算的
两种催化剂在不同产品选择不一样,我个人认为主要要考虑以下几点,1、钯金现在价格非常高,如果回收能很好的利用,那么相当于就是一个催化剂加工成本,一吨10多万加上损耗。2、用于什么领域,用雷尼镍催化剂能同样达到钯的效果,那么用镍肯定划算,比较钯金现在是高位期;3、安全性,雷尼镍市场出现爆炸、污染事故。4、消耗对比。如果以上几点你能对你生产的产品进行核算,你会知道你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产品。
异酯工艺流程?
1. 羰化法
羰化法于1963年由美国氰胺公司(ACC)首先提出。羰化法又可分为一步和二步合成法。
1)一步合成法:一步法是异氰酸酯合成方法中最短的工艺路线。由硝基化合物和一氧化碳反应,直接生成异氰酸酯。
一步法须在较高压力和温度下操作。为了保证一氧化碳对硝基化合物有足够高的反应比例,通常反应必须在19.6~29.4MPa加压下进行,也可采用更高的压力,反应温度为190~200℃。从发表的专利及论文来看,主催化剂大部分采用贵金属Pd或Rh效果较好。其中氯化钯与吡啶等芳杂环氮化物的混合物或络合物中添加一些金属氧化物为助催化剂时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性能,并可大幅度延长催化剂的寿命,而使用镍或钴为催化剂时活性较低。此法反应条件苛刻,最大的困难是催化剂活性低,并且使用大量难回收的贵金属,因此到目前为止尚停留在小试开发阶段。
2)二步合成法:1962年ICI公司首先发表了二步法,经10年的深入研究至1972年才得到较大的发展。二步法是以含氮化合物和CO为原料,在醇类存在下进行
反应,第一步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酯;第二步热分解得异氰酸酯和醇,醇可循环使用。二步合成法制备异氰酸酯,是近年来报道比较多的一种非光气法,利用这一方法可以制备烷基、芳基、芳烷基单异氰酸酯和多异氰酸酯,是一种较有前途的方法。该反应在有催化剂或无催化剂、有溶剂或无溶剂存在下都可以进行,但为了提高收率和选择性,选择适当的催化剂和溶剂更为有利。用于这一反应的催化剂,有铜、锌、硼、钛、钒、铬元素的碳化物及氮化物,锑、铋等元素及其氧化物、硫化物或盐类,五氯化磷、氯化亚砜、硼及其氧化物,季铵盐、有机砷、有机锑等。选用溶剂时,要注意溶剂的沸点应高于所生成的烷醇(或酚)的沸点,低于所生成的异氰酸酯的沸点,最好相差50~70℃,以便于副产物———烷醇或酚及时被溶剂带出,并且易于分离;溶剂应不能与异氰酸酯产物起反应。可用作溶剂或热载体的化合物有脂肪族、芳香族的烃类、酮类、醚类、酯类、砜类等。
2. 氨基甲酸酯阴离子脱水法
该方法用CO2作为光气的替代物。氨基甲酸酯阴离子可通过向伯胺与1~4当量的有机碱(例如Et3N,N-环己-N′,N′,N″,N″-四乙基胍等)溶液中加入CO2(101.3kPa)来制备。向反应混合物中再加入1当量的含磷亲电试剂(POCl3、PCl3、P4O10),可发生脱水放热反应,获得高收率与选择性的异氰酸酯,同时生成了相应的盐。尽管该过程提供了一个低成本、温和条件下生产异氰酸酯的路线,却有大量的废盐生成。其研究方向是在保证同样高的选择性和异氰酸酯的收率前提下,应用非卤试剂,以便尽可能少或不生成废盐。该路线包括了线性酸酐水解得单三乙铵盐,接着用NaOH或Ca(OH)2中和释放三乙胺得到邻磺基苯甲酸钠盐。该盐通过硫酸(或通过离子交换柱,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时用硫酸等强酸)质子化转化为自由酸,自由酸然后热脱水得到邻磺基苯甲酸酐。
3. 异氰酸酯的新制法
(1) 最近工业上有一个制造甲基异氰酸酯的新方法,它是甲基甲酰胺在Pd、Pt等催化剂存在下,选用如苯、二甲苯或甲苯等疏质子溶剂,于50~300℃脱氢而得。
(2) 杜邦公司报道过一氧化碳与甲胺反应制异氰酸酯的情况。此过程目前尚在继续研究,副产较多。催化剂还在改进中。(3) 卤仿β-消去法是1999年提出的一种绿色新工艺。
三卤甲基基团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反应速率。三溴代乙酰胺于室温下,就可进行溴仿β-消去;三氯代乙酰胺的氯仿消去则需要加热至80℃数小时;对于三氟乙酰胺加热至120℃两天仍没有反应发生。反应所需的三氯或三溴代乙酰胺可通过胺与三氯代或三溴代乙酰基氯化物制得。使用这些乙酰基试剂明显的有利之处是价格合理、三卤代乙酰胺收率高(80%~90%),并能长期储存。该反应过程尚在研究中。

评论